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這已是近期內總理第二次點贊地攤經濟了。不久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總理出席記者會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就曾肯定“地攤經濟”。他表示,“前兩周我看到報道,我們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范,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
在此背景下,地攤經濟看來是要火了。甚至城管都喊你來擺攤了!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7天“擺攤技巧”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暴漲665%,達到近10年來最高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擺攤技巧”相關熱門搜索內容中,熱度最高的為“年輕人適合擺什么地攤”,此外,排名前列的還有“排地攤真的比打工強嗎”等相關內容。
地攤經濟的背后是國家實事求是,為民執政的務實理念。但是也確實折射出了疫情導致的今年經濟的困難,世界經濟都面臨困難面。即將畢業的“后浪”們如何選擇職業,如何就業是這屆年輕人需要好好規劃一下的,而作為海歸“后浪”們如何選擇,在國外就業還是回國就業?讓我們先看看國內HR都喜歡什么樣的海歸:
Part.1國內HR喜歡什么樣的海歸留學生?
1.HR都愛應屆生
國內秋招大部分面向的是應屆生。而大部分海歸在6月畢業,少部分是12月,而且畢業后也不會立即回國,這就是所謂的錯過校園招聘。
對于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教育部很明確,不分應屆和往屆。海歸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派遣證和報到證,手續齊全,檔案齊全的,在轉檔報到時與國內應屆生一樣。
就業時間在報到證上,也屬于國家的就業計劃。從這一點上說,海歸的就業視同應屆生。
2.國外實習經歷vs國內實習經歷
關于畢業后立即回國還是實習一段時間之后再回國,一直都是很多同學關心的問題。那么,海歸學生究竟該怎么選擇呢?
首先,同學們應該明確的是,回國求職實習經歷同樣很重要,至少需要2-3段實習。
如果能在國外找到大公司的實習,那么這段實習經歷將會成為你的加分項;但如果只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那這些實習經歷則有可能不被企業認可,反而國內BigName的實習經歷會更有幫助。
3.心態平和的留學生更受青睞
部分海歸同學可能會有一種潛意識——出國留學花了大量的金錢與時間,那么工作起點、薪酬等就應該比國內的學生高。殊不知,這正是導致很多同學成為“海待”的原因。
但現在的企業在招聘時會更加務實和理性,就工作經驗來講,大多數海歸并沒有太大的優勢。不過在英語能力、思維模式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所以決定回國的同學,在找工作時心態一定要放平和。
Part.2 海歸做好這些,求職事半功倍
目前,中國留學生每年都是“大進大出”的狀態,每年有大概60萬學生出國留學,但是有將近50萬留學生會選擇回國就業。面對更了解國內形勢的應屆生,海歸應該做好以下這些:
1.準備好一份中文簡歷
常年在外留學,海歸學生難免會對中文簡歷有所生疏,但一份好的簡歷是拿到Offer的第一步,寫好中文簡歷對海歸來講至關重要。
選擇合適的中文簡歷模板,排版不宜太過花哨和復雜
注意簡歷的篇幅,將內容把控在一頁A4紙內
簡歷一定要體現個人亮點
將簡歷Word轉為PDF再發送
2.切忌海投,特別是一家公司的多個崗位
有部分同學可能會因為急于找到工作便海投簡歷,這種行為其實不太明智,因為這不利于深入了解想要求職的目標公司。
而且這還有可能使公司懷疑你對這份工作的需求度,最后導致你得到一份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
3.提前了解應聘公司所處的行業情況
每一個企業和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階段,如果你在不同的階段進入這個行業,得到的體驗和收獲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海歸回國求職,一定要事先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它能夠帶給你什么。
參考去年拿到秋招Offer學員的案例
第一要義絕對是“提前準備”
歸國導師團隊
已幫助學員拿到四大、咨詢
快消、券商等行業700+張Offer
海歸名企Offer保障計劃
保障名企Offer,保障理想薪資
真·求職無憂
文章標簽:名企求職 海歸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