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Work,即小組作業,是每位留學生的留學生涯中必須面對的挑戰,是留學生們在國外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僅影響到學科成績,還為大家之后的工作提前奠定了基礎。
一、選對組員
小組作業指的是在大學中,老師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誼采取的一種布置作業的方式。一般由老師決定作業主要方向、小組人數和作業完成時間。組員由學生自行選擇或是老師指定,每組選題由學生自定,但需得到老師的批準。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課堂上經常會因小組作業感到焦慮。原因無他,主要是組員的選擇和溝通問題。
在國外的中國學生,出于溝通方便的考慮,通常傾向于和同樣來自中國的同學組隊。盡管這避免了交流不便的難題,卻也導致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由于中國學生對于國外的教學模式、作業要求不夠熟悉,全為中國學生組成的小組往往難以在小組作業中取得高分。
但當中國學生與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組隊時,又會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語言溝通上的困難以及個人學習效率、風格差異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當中國學生與外國同學在對于小組作業的選題、內容策劃上有不同意見,或是在任務分配方面產生矛盾時,若再存在語言溝通的問題,常常導致作業難以圓滿完成。
因此,若老師讓學生自行組隊,那么選擇了合適的組員就意味著成功的開始。在組隊過程中,學生可以詢問同學對于這項作業的看法和選題意向,與有相同思路的同學組隊;或是與平時相處較為融洽的同學一起攻克難題。小組成員確定后,需要約好時間地點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商議討論確定作業選題、準備流程、時間節點和人員分配等事宜。
二、分工需明確,流程要清晰
經歷過團隊合作的人都知道,團隊的分工一定要細致明確,責任到個人。否則,到了實際工作過程中,就可能出現各種因分工不合理而導致的矛盾和障礙。此外,流程和時間節點的把控也是團隊合作的難關所在,如若在初期未將準確的流程和每項工作完成的截止時間告知全部成員,會讓工作的進展陷入僵局。大學里的小組作業其實和工作中的團隊合作相似,明確的分工和清晰的流程是作業得以順利開展的決定性因素。
首先,一個小組的成員需要根據作業量,將其公平分配,并設置每項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比如當作業是PPT加presentation(即做一個PPT,并在課堂上演講)時,假定組員為四人,可以將PPT分為開頭、中心內容、結尾三個部分,由一位組員負責收集資料,兩位組員負責把收集來的資料做成PPT,最后一位組員負責寫演講稿并作為演講時的主講人,并根據課堂演講時間設定好資料收集、PPT制作等各項任務完成的時間,不可超出規定時間,否則就會影響接下來的任務進度。
其次,在每位組員各自準備作業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聯系,并對互相負責內容的進度和走向有一定的了解,方可保證最后做出的作業與原定的選題在內容和格式上不會有太大偏差。
最后,在作業的收尾階段及評分階段,所有組員都應有作業完成后的最終版本,并交給老師,有的老師要求一組提交一份作業即可,而有的老師則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提交作業,需根據學校、專業和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
此外,小組作業中非要重要的一點是,雖然整個作業的分工和完成情況會告知老師,但老師在評分時一般還是以小組打分,同一個小組的學生在小組作業的評分上不會有很大差距,甚至可能得到完全相同的分數。因此,小組作業的評分關系到每位組員,每個人都需要盡力完成自己分到的任務,不可敷衍了事,以免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分數。
三、斬獲高分的小組作業,都是相似的
小組作業不僅是老師布置的普通作業,往往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在國外,學生的成績一般按照比例裁定,老師根據作業及考試的重要性分配每次作業或每場考試在學生總成績中的占比。總成績的計算方式一般為:將每次作業的成績乘以其所占比例,得出數字后再逐個相加,最終結果即為學生的單科總成績。而小組作業是國外教育模式中十分看重的一個環節,在總成績中的占比一般較高。學生要想得到一個不錯的單科總分,就得在小組作業中斬獲高分。
無論是論文、設計、PPT加Presentation抑或是其他形式的小組作業,萬變不離其宗,評分的標準都是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內容、格式的完整度和準確性。為了盡可能的在小組作業中得到高分,學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完成作業。
一、確定選題。在布置小組作業任務時,老師會提供給學生作業的基本要求,由學生自行選擇題目。在選擇主題時,可以選擇自己平時關注較多,感興趣的題目,這樣在搜集資料和寫作或是設計時會更有靈感,也更容易做出好的作品;
二、資料收集。國外大學的圖書館一般書籍期刊等材料較為全面,既可以去圖書館直接尋找所需資料,也可以使用學生賬號登陸學校圖書館主頁,下載或在線閱讀電子版資料,并將重點部分標注歸類整理,便于日后再使用;
三、做PPT、撰寫文字或方案。這一步是小組作業中的主體部分,每位學生需要在時限內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若作業是PPT,那么PPT的內容需要簡潔明了,文字無需過多,但要準確的說明整份作業的論點、論據。論證過程需要邏輯鮮明、脈絡清晰。可以使用圖表數據作為輔助支撐論點,但一定要寫明數據來源。若作業為論文、方案或是設計作品,則要在專業性上下功夫,通過作業的成品,讓老師覺得這名學生的專業水平較高,具有批判性思維且邏輯性強,這樣就可以增加獲取高分的幾率;
四、演講(Presentation)。演講對于很多中國學生來說一向是個“死穴”。多年來的學生單純接受老師授課內容而不發表個人看法的教學模式讓很多中國學生對于在人前演講存在恐懼的心理。而不少人“啞巴英語”的語言學習方法又讓中國學生擅長于做閱讀題、寫文章等文字類作業,但在口語上缺乏練習。因此,在遇到需要課堂演講的情況時,有些中國學生常常心生退意。然而,這正是提高語言能力、增強膽量的好機會。并且演講可以給老師對小組作業的完成度產生較為直觀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最后的評?分。
為了確保演講時不出差錯,學生可以提前準備演講稿,但最好將內容記住,脫稿演講(部分老師會要求脫稿,一般來說,即便沒有特殊規定,脫稿也比照稿宣讀的評分更高)。演講的內容需要涵蓋作業中的主要內容,詳細解釋PPT或是方案中的具體細節,讓老師和同學能夠準確的理解該小組的選題用意和處理方式。在演講的最后,一般會存在著問答環節,即老師或同學針對演講和展示的PPT中的內容提問,由小組成員回答。雖然學生無法得知他人會問什么樣的問題,但還是可以提前模擬,找一些和作業內容相關的問題并準備好答案,以求有備無患。
小組作業是留學生們在國外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僅影響到學科成績,還為大家之后的工作提前奠定了基礎。留學生們參加了多個小組作業之后,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性思維能力都會有顯著的提高,進入工作崗位后也能很快的適應工作中需要合作完成的項目,從而在職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文章標簽: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