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說到美食、藝術,還是時尚、建筑,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提到意大利這個城市。文藝復興的搖籃,擁有眾多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國際時尚潮流藝術的代表米蘭時裝周,滿目皆是藝術品的國度……
01.無語言基礎
意大利政府向中國學生開設的“馬可波羅”計劃及“圖蘭朵”計劃允許中國學生零語言基礎進行大學預注冊。學生在國內邊學習意大利語時邊進行意大利大學的預注冊,語言學習完成的同時預注冊也完成了。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后再進入意大利大學進行持續6個月的語言強化培訓,這樣在順利通過語言考試后直接進入大學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
02.公立大學免費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所大學正是誕生在意大利,現代大學傳統的根正在意大利。世界上第一所大學于1088年在博洛尼亞誕生,它是由幾名語法、修辭和邏輯學學者共同創建并管理的。
到目前為止,意大利大學仍保留原有傳統,不將教育作為可以營利的產業看待。意大利公立大學由國家撥款,承擔國家高等教育的使命,不收學費,僅繳納一定數量的注冊費(tassa d'iscrizione),tassa=tax,就是向國家交納的稅收,所以基本屬于免費教育。
中國留學生與意大利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取得學歷與優惠政策完全相同。留學生一年的注冊費為400到900歐元。
03.節省留學開銷
在意大利就讀的留學生的生活費可以說是歐洲較低的,每人每月僅需400-500歐元。意大利是農業出口國,消費在歐洲國家算低的,所以水果蔬菜都比較便宜,而且越往南價格越低,每年的生活食宿等費用約為5000歐元左右,整個留學費用換算成人民幣約為6萬元每年。
同時意大利政府、大區、學校還另外為學生提供多項生活補助及高額獎學金,大學所在大區設立了學生福利機構(EDISU-Ente Per Il Diritto dello Studente Universitario),為該區域所有公立大學的學生提供服務。
04.申根簽證方便
最早于1985年6月4日由7個歐盟國家在盧森堡的一個小城市申根簽署。該公約于1995年7月正式全面生效。申根公約的目的是取消邊境管制,持有任意成員國有效身份證或簽證的人可以在所有成員國境內自由流動。
公約簽訂以后不斷有新的國家加入進來,截止2009年,有申根國25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冰島、意大利、希臘、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和瑞士。
05.簽證成功率高
由于意大利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開放,中意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逐步深化,兩國教育部簽署了《簡化留學人員簽證手續》等協議,意大利駐華使館簽證處對符合赴意留學條件的中國學生及時發放簽證。
06.獨有的優勢專業
眾所周知,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藝術的文明古國,意大利大學在歐洲大學中的位置尤為重要,因為意大利是歐洲首開現代教育大學之先行者!意大利的大學教育制度對歐洲和世界大學的教育制度產生過"世界級"影響。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羅馬大學、米蘭工業大學等學府均是世界一流大學。
意大利擁有一批特色專業是其他歐洲國家無法“克隆”的,傳統類優勢專業有:工業設計(汽車設計)、建筑設計、時裝設計、音樂、旅游管理、葡萄栽培與釀酒、文物修復保護、農業、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藥物制劑、藥物學及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船舶與海洋工程、傳媒學、意大利文化與語言傳媒;藝術類優勢專業有:裝飾、繪畫、雕塑、舞臺設計、平面設計、時裝設計、小號、作曲、大提琴、鋼琴、聲樂、單簧管、合唱音樂等。
07.發展前景美好
中國與意大利自1970年建交后,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一直在不斷地加強,雙方的經貿往來也連年遞增,多語人才就業前景看好--隨著中意兩國在多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意大利成為中國在歐洲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對華交易額在歐盟中排名第二。越來越多的意大利公司致力于開拓中國的巨大市場。
而目前我國國內的意大利語人才極為匱乏,意語人才儲備情況非常嚴峻,這必將使得精通中意雙語的人才有著極大的用武之地。無論是選擇回國就業,還是在意語國家,既懂意大利語又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廣闊的就業、發展空間。就業去向主要在外貿公司、旅游、外事、會展、文化、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管理、外銷員、翻譯、導游等工作。
08.學習之余可打工
意大利法律規定,在意大利就讀的外國留學生可以在學習之余,每周打工24小時。按意大利勞工工資標準60元人民幣/小時計算,中國留學生每月大約可以賺到6000人民幣,用這筆錢來對付留學意大利的一切費用是綽綽有余的,當然這個是在你能找到一份合適工作的情況下。
文章標簽:留學申請 意大利 意大利留學